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重生北魏末年 > 第四十九章 结亲

第四十九章 结亲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“世兄莫要动怒,赵先生感念叔父恩义,是个重情分的人。”

高澄一句话劝住了司马消难,也让赵彦深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位笑吟吟的渤海王世子身上。

“赵先生,世兄知道澄缺了人手,出于对先生才学的推崇,这才为我举荐了先生。

“先生不愿背弃恩主,澄极为敬佩,但若是叔父得知世兄逼迫先生,难免父子失和,这才是僚佐最大的罪过。

“先生不妨先搬去我府上,若是叔父知晓后,再来讨要,澄定不阻挠,先生以为如何?”

既照顾到司马消难的颜面,又让赵彦深无从拒绝。

“如此,彦深愿听从阿郎与世子的吩咐。”

高澄不是没想过直接向司马子如要人,但司马子如将来能将赵彦深推荐给高欢,对他自然是极为倚重。

从高敖曹那里诓来陈元康容易,在司马子如手上撬走赵彦深却难,更何况欠司马消难这个憨憨的人情,可比欠司马子如好多了。

赵彦深转投高澄后,司马子如还当真能去讨要?

高澄见意图得逞,等待赵彦深收拾妥当后,立即带着赵氏母子回了渤海王府安顿。

他计划依旧拿赵彦深当文吏使用,并未升作幕僚。

陈元康能担任高澄幕府司马,是因为他先后经历李崇、高敖曹的幕府,在高敖曹麾下任开府司马一职。

至于杨愔、崔季舒,一个出身弘农杨氏,一个出身博陵崔氏,又都是高澄在河北的旧人。

这些人的出身、履历,都不是司马子如府中一名门客能够比拟。

求贤若渴的同时,也要顾及旧人的情绪。

出身低微,声名不显,又没有功劳的赵彦深,骤然与陈、杨、崔三人并列,且不说旧人们有没有想法,高澄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。

赵彦深注定要靠自己的努力,才能往上攀升。

高澄带回赵彦深后,并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他身上,小高王对笼络人心这种事,有自己的理解。

对付高敖曹那种弟控,他选择交好高季式。面对赵彦深这种孝子,则打算施恩赵母。

当然,这些都是今后的事情,如今最重要的,就是与元仲华的婚事。

太昌元年(532年)五月初二,婚嫁吉日。

作为天子之妹,渤海郡王世子的嫡妻,元仲华的婚事极为风光,嫁妆与百官贺礼,填满了渤海王府十间屋子。

高澄认识,或不认识的官员们陆续来贺。

却没在人群中见着他的挚爱亲朋、手足兄弟,司马消难。

与人打听,才知道昨夜被司马子如吊起来打,如今在家养伤,下不得地。

希望这事不会影响他们父子间的感情。

否则司马消难心生怨恨,为报复,真的与庶母做出苟且之事,高澄为了保住好兄弟的性命,少不得要委屈自己蒙受污名,去劝解司马子如:

‘我也曾与郑大车私通,像这样的事情,应该掩盖起来才是......。’

可惜天下人都知道,小高王为人纯孝,干不出那种事,只能作罢。

庆幸的是好兄弟这场罪没有白受,至少司马子如已经默认了赵彦深被高澄挖走一事。

繁琐的礼节过后,在宾客的围观中,高澄终于见到了用团扇遮面的妻子,元仲华。

八岁的她比高澄还要矮小,时不时移开团扇露出一对月牙眼,偷偷打量他,每次视线交汇,又总会慌乱的用扇子挡住。

见着她俏皮可爱的模样,高澄却笑不出来,终究不能释怀元仲华在另一时空的遭遇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大明1805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北宋大法官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岳父是李世民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诸天大明联盟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
返回顶部